首页 > 穿越小说 > 风流大宋 > 第142章 铁壁山军师

第142章 铁壁山军师(2/2)

目录

“那好!”秦婉便抓住这句话说道,“既然驷哥说绝无一分危险,那就请带上奴婢一同前行,也给奴婢一个见见世面的机会!”

“你……”这下倒是轮到秦刚与赵驷一齐愕然了。

秦婉说完后,就给两人倒完茶水,默声退出去了。

赵驷笑眯眯地看着秦刚道:“这小妮子,有点不简单!”

秦刚却正色道:“驷哥你别乱扯,还不是家父在走之前给了这丫头一个‘代父管束’的许诺,我这也只能给老人家一点面子。好了,既然她要跟着就跟去吧,你把你的计划细细说说。”

与此同时,铁壁山寨。

宫军师想得比较周全,看到孙大刀只是派人在山哈部落那里的营地附近收集情况,他便另外派了一拨人进入处州城去打听,果然,处州城内的人很快就传回了重要的信息。

之前他们一直以为往婺州运酒的只是山哈部落的人,现在才知道这些酒的正主却是住在处州城内的一个年轻员外,叫秦刚,而且,他还是州监酒税官员秦观的弟子。

打探消息的人还问清楚了,这两人是六月才来的处州,一来就买下了城里最大的宅子,看起来是非常地有钱。

当宫军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孙大刀,后者一下子来了精神。

毕竟前几天在城外营地周围带回来的消息很不乐观。就那样的一处营地,他就算是把全山寨的人都调过去,也没有把握能拿下来。

而现在宫军师居然一下子从城里找到了正主,相对来说,去绑架一个有钱的年轻员外,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就强多了。

于是,他便要求手下人更加关注于州城内秦家宅府的消息打探。

“报寨主与军师,刚得到的消息,秦刚明天会出城去龙泉县的章窑,身边就只有两三个人。”

“此消息确切?”

“千真万确!小的这些天一直在他们家附近摆摊卖山货,有意卖得便宜,和他家出来买菜的一个人混得熟了。今天他过来买得很少,说是他们家秦大爷明天出门,一天不在家。让我后天再多带点过去。我和他多扯了几句,这才套问出他们去的地方是龙泉县的章窑,就会只带两三个家丁。”

孙大刀听后大喜道:“先前只是怕山哈部落里的那些蛮兵,这次这个秦刚离开州城,身边人又这么少,这个机会简直是太好了啊!”

宫军师也点点头道:“龙泉的章窑也是在龙泉县城外,比较适合下手,就算出点小问题,官兵也是鞭长莫及。”

虽然消息说秦刚的身边只会带两三个家丁,但是由于上一次行动前对于船上的护卫数量还是出了很大的差错。所以宫军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要求在行动之前,继续保持对城里情况的打探。

“宫先生啊!”孙大刀拍拍他的肩膀说,“干我们这行的,小心过头了,什么事也做不成。”

当然,这次孙大刀决定亲自带队,调集了寨里身手最好的十几个人,其中也包括上次逃回来的三个,让他们这次去立功赎罪。

在寨主出去安排的时候,宫军师坐在那里仔细想了好长时间,突然想到了什么,立刻让人叫来了一个喽罗,问他:

“阿贵,你是不是有一个同胞兄弟在章窑里做帮工?”

……

第二天上午,秦刚、赵驷、秦婉,以及临时听说后也要跟着一起去的谈建,一行四人出了处州南城门码头,上了一艘小船,船上还有扮成船工的两名绿曲兵护卫,沿着大溪河道往龙泉县方向而去。

处州地区都是山脉,好在从龙泉上游的龙泉溪开始,汇聚了小溪河的水后,便成了大溪河,一直流经处州,再转向东南则是可以一路通往温州。然后处州往北,有一条小河通往婺江,往婺州的方向而去。这些水路除了河道狭窄些,行不了太大的船外,倒也算是给这大山里的交通方便了许多。

“你说这帮蠢蛋拿到消息后应该会动手吧?”赵驷好象现在最发愁的是对手没有动作。

“黄小个昨天早晨把消息故意透给那个在门外卖山货的汉子后,那人中午不到就不见了。所以,我们基本是可以确定,对方肯定是得到了这个消息,现在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了。”秦刚懒懒地说。

“蠢蛋就是蠢蛋,最后还是要把消息喂到他们的嘴里才行!”赵驷感慨道。

“那你就这么肯定他们不会在靠近处州这里动手?”秦刚说着向四周张望了一番。

“不会!”赵驷胸有成竹地说道,“这帮山匪,胆子都小得很。太靠近州城的地方,他们怕引来官兵。他们这次既然知道我们要去章窑,那个地方在龙泉县南几十里外,所以这帮家伙,但凡有点脑子,也会选择在章窑那里伏击我们!”

“也别小看他们,我看上次他们伏击我们货船的地方就选得挺不错,就是来的人菜了一点。”

“还真没小看他们,章窑那边,我已经提前布置了一个队在那里了。在咱们身后,我又安排两个队扮作客商在走货,离我们不过两三里的距离。所以,就算是这帮人头昏了要在半路上动手,只需我们三个稍稍抵挡一下,就可以叫他们有来无回。”赵驷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。

秦刚也觉得,按这样的安排,凭着绿曲兵眼下的战力,山匪只要不是倾巢出动百人以上人手,都是不可能占到一分便宜的。

小船过了龙泉县,又晃晃悠悠地沿着河道行了几十里的水路,在中午不到的时候,终于到了章窑所在的大窑村附近上了岸。

大窑村与传统的村落有点不一样,因为村里的人几乎都在开窑场烧瓷器,所以对于帮工的需要非常大,常常会有附近的乡镇、山民跑到这里来找零工做,因此村里的人员便会显得复杂一些。

最近,章天寿家接了秦刚的酒瓶活,在顺利交付了第一批货之后,后续的需求数量迅速加大。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样,直接便把制胎、素烧的活都分给了其它窑场,而他自己的窑场则专注于上釉与烧釉这关键的两处工艺。

这每月便是两万只酒瓶的需求量,一下子让村里几乎所有的窑场都开足了生产能力,四乡八村招来干零工的人更是复杂了起来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赵驷提前安排过来的十一个人,在如今这个嘈杂忙碌的大窑村里也显得不那么明显。

码头上,一个看似找零活干的小伙子麻利地跑过来帮着秦刚他们来担挑东西,就在看似讲价钱的时候,已经悄悄与赵驷把这里的大致情况交待了一遍。

在他们进入大窑村之后,村里的人员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,同时也问过章天寿了,这村里新增加干活的人,大多都是一个月前招来的,所以内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,于是,绿曲兵们则把主要的人手,都放在村外的两条主要通道附近戒备着。

赵驷点点头,到了村里,与这里的人接上头,他就放了大半个心下来了,按照出发前的计划,后面跟着的两支队,一支是水路,一支是陆路,都会在离大窑村五六里地的地方潜伏下来,等村里的信号见机行事。

于是他随着秦刚去见了章天寿。

目录
返回顶部